为实现新疆各民族的幸福生活,必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,电子信息系2022年12月12日至2022年12月25日开展以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”为主题的团日活动,主要以“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,是促进民族团结的必要条件,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,是社会稳定,民族团结的根本,是各民族共同奋斗,共同繁荣发展的本。”为内容,全系共有22个班级、1250余人参加了本次活动。
电子信息系选学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”中和我们有关的知识点,便于大家学好用好宣传好“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”,充分认识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”的重大意义,争做学习、遵守、维护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”的新时代青年。团日活动伊始,我系各班团支书给大家播放了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”的视频,通过观看视频让大家了解到了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既要深刻认识其多样性,更要强调其共同性,多宣传中华民族共有的文化。这有利于强化各民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整体认同。当前,关键是坚定文化自信,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所孕育的,是各民族的智慧结晶,是中华民族的共同精神财富。我们在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,要站在中华民族的高度,树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由各民族共同创造、共同拥有的意识和观念,努力建设好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。最后让大家小组讨论团员青年应该怎么做,大家踊跃发言,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,并表达了自己对本次会议的感受。
通过本次主题团日活动,我系各支部广大团员学生知道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,在民族认同层面要处理好“多元”与“一体”的关系,既尊重“多元”,更强调“一体”,以增强各民族群众对中华民族“多元一体”之“一体”的认同。“多元”指的是多民族亦即56个民族,“一体”指的是由56个民族所构成的中华民族。我们既要尊重“多元”存在的客观事实,更要认识到强调“一体”对于维护各民族团结的重要意义。维护好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团结,关系56个民族的切身利益和长远发展。
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,离不开文化的滋养。中华文化源远流长,是把中华民族紧紧凝聚在一起的文化纽带。只有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才能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。与中华民族的“多元一体”相一致,中华文化也是“多样性”与“共同性”的有机统一。多样性指的是56个民族的文化丰富多彩,它体现的是中华文化的特色和活力;共同性指的是56个民族所共有的文化基因,它体现的是中华文化的根和魂。
新疆能源职业技术学院
电子信息系团总支
2022年12月16日